close

重陽節習俗  

[重陽節習俗]

明天是農曆九月初九「重陽節」。九月九日,二九相重,稱為「重九」;古人認為數字分陰陽,九是陽數,因此又稱「重陽」。

*祭祖思源

早期移民台灣的漳州人在清明節不祭祖,而取重陽日作為總忌,演變至今,台灣民間在重陽當天都有祭祀祖先的習俗。
拜公媽通常在中午吃飯前完成,遵守先讓祖先吃過,子孫才能吃的倫理。準備三牲、四季水果,或日常飯菜,依家中習慣方式祭祀祖先,表達飲水思源之意。

*拜地基主祈安

民間視地基主為家中的守護神,舉凡入宅、過年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重陽等重大節日都會祭拜地基主。

一般認為地基主是陰神,因此祭拜時間宜選酉時(下午五點至七點),拜拜供桌通常較矮,準備家常飯菜、水果、酒水等供品及兩副碗筷,擺放於廚房朝屋後拜,祈請地靈公、地靈媽保佑家宅平安。

*關懷長者

民國六十三年,內政部將重陽節訂為「敬老節」,亦稱為「老人節」,希望藉由九九重陽,長久長壽的美意,祝願每位老人家長命百歲,並喚醒大眾關懷老人、敬老尊賢。

*菊花延壽

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漢時期,「西京雜記」記載:「漢武帝宮人賈佩蘭,九月九日佩茱萸,食蓬餌,飲菊花酒,云令人長壽。」古人稱菊花為「延壽客」,是生命力的象徵,因此賞菊、飲菊花酒便成為重陽節的重要活動;茱萸為「辟邪翁」,在重陽時會折茱萸插於頭上,或在身上佩帶茱萸錦囊以避邪求吉。

*登高避禍

重陽節又名「登高節」,重陽登高的風俗由來已久,由於古人認為“九”為數之極,代表由盛轉衰,九九更是大不吉,因此相傳重陽登高可以消災避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炎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